哈萨克斯坦买6架中国运输机,不是运20也不是运9,怎么是运8?
中国造的运输机最近又刷屏了!中亚兄弟哈萨克斯坦不声不响地凑齐了六架运-8F200W,第二波到货的三架直接让库存翻番。
这事儿可把军迷圈搅得热闹非凡,按理说这老爷机咱们家都快退役了,隔壁老哈为啥还抢着当宝贝?
这运-8F200W的底子,明眼人一看就乐了。
这不就是前苏联安-12的中国表亲嘛!1997年拿的准生证,肚量能装二十吨货,一口气飞出去三千多公里。
要说特别能耐倒也不见得,可人老哈买账啊。
他们的国民警卫队用这玩意儿搞救灾、送物资,去年阿富汗地震救灾就派上了大用场。
价钱最是关键,一架才卖3500万美刀,跟老欧洲卖的A400M比起来简直是白菜价,那空客的洋货一架就要两亿,老哈咬着牙才买了两架尝鲜。
说起来这段买卖里藏着三个门道。
头一桩就是便宜实用,虽说航电系统换成了液晶屏外加GPS导航,骨子里还是老掉牙的设计。
可对守着里海大油田的哈萨克斯坦来说,四平八稳的涡桨飞机反而对胃口。
国民警卫队用不着玩伞降突击,能扛着帐篷药品往灾区跑就是好同志。
再说这些中亚国家机场条件有限,老旧机型反而皮实耐造。
第二层玄机在血脉相承。
哈萨克斯坦空军的底子是前苏联的家当,早年间用安-12用得顺手。
眼下来个中国版安-12,地勤闭着眼睛都能修。
别嫌运-8F200W技术落伍,老飞机制造商图波列夫的工厂都让乌克兰砸了,现在满世界找替代品的主儿可不少。
这情形下,中国造的"旧瓶装新酒"反倒成了香饽饽。
最核心的算计还得看买卖经。
如今全球能造中型运输机的就那么几大家,老美C-130要价太狠,欧洲货更是贵得离谱。
中国的策略明摆着,二线装备主攻第三世界市场。
这招跟卖手机的套路一个理儿,用中端机吃下沉市场。
别家都在搞飞机升级换代,咱们拿快退役的机型改个民用版,既帮客户省钱又能给新型号腾地方,里外里都是买卖。
说到运输机换代,咱们家的故事可比外销精彩。
空军仓库里的运-8C正被运-9慢慢取代,西安飞机制造厂的新图纸早就铺开了。
去年珠海航展露过脸的运-30方案,那可是四台国产涡桨发动机打底。
传说新发动机AEP500单台能爆出5000千瓦动力,算下来新运输机载重得奔着三十吨去,直接能装得下装甲车。
这里头埋着大棋局。
看看国际市场,美国C-130系列四十多年卖了两千五百多架,法国人憋出来的A400M十年才卖出去一百多架。
问题就出在价格上,四发涡桨运输机成本比涡扇机便宜至少三成,维护保养更不是一码事。
搞军火买卖的都知道,穷国富国需求大不同。
东南亚非洲这些买家,哪舍得花两亿美刀买飞机?对这类主顾来说,性能够用才是硬道理。
回头再看哈萨克斯坦的采购决策,门清得很。
国民警卫队要的就是价格便宜量又足,运-8F200W刚好踩在性价比甜点上。
六架的总价抵不上一架欧洲货,操作习惯又跟祖传的苏联装备无缝对接。
这买卖就跟菜市场砍价似的,花小钱办了大事。
中国厂子还能教他们玩改装,救灾型、货运型、甚至当航测机使,改几个设备柜就是新花样。
运输机市场的棋局可不止眼前这点光景。
老美早就在琢磨C-130的接班人,可研发费年年水涨船高。
欧洲那帮搞A400M的,硬生生把单价整到跟波音737差不多,急得西班牙土耳其直跳脚。
中国这边倒是稳扎稳打,先用运-9敲开国际市场的门,再给运-30备好国产发动机,这节奏像极了智能手机迭代的套路。
有人要问,咱家为啥非揪着四发涡桨不放?这里面学问大了。
四台发动机虽然费油,但安全系数高啊。
碰上俩发动机罢工还能接着飞,这在边远地区可是保命的本钱。
再说涡桨发动机适合在砂石跑道上折腾,非洲中东那些野战机场,喷气发动机吸粒沙子就得大修,涡桨机啃着沙子照样能转。
说到技术突破,去年曝光的AEP500发动机算是个硬菜。
这东西完全自主设计,关键材料据说用上了3D打印的涡轮叶片。
要真能达到设计指标,运-30的最大起飞重量少说也得八十吨往上。
这数据放中型运输机里绝对能打,装个轻型坦克都不在话下。
哪天要是能出口,估计又得在非洲市场砸出大水花。
不过话分两头说,眼下国际市场上唱主角的还是二手老爷车。
乌泱泱的安-12和C-130平均机龄都三四十年了,替换需求迟早要爆发。
俄罗斯现在自顾不暇,乌克兰的制造能力基本归零,这空档期简直就是为东方某大国量身定制的。
等到运-30成熟量产,正赶上全球运输机更新换代潮,这时间点掐得跟谍战剧似的。
再看哈萨克斯坦这单生意,透着市场选择的门道。
买中国货既能续上苏式装备的香火,又能少花冤枉钱。
像A400M这种高端货,用在中亚地界就跟穿西装种地似的,根本发挥不出能耐。
运-8F200W虽然年过半百,但胜在便宜好养活,这买卖账算得明白。
说到底,军火生意从来都是政治经济一把抓。
中国运输机能打开市场,除了货硬价实,还有个重要因素,不附带政治条件。
老美卖军火总爱指手画脚,欧洲货更是捆绑销售各种服务。
中国厂家的销售策略就实在多了,钱货两清,售后到位,这对不少国家来说比性能参数更有吸引力。
不过话说回来,咱们也不能光盯着国际市场。
自家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同样紧迫,运-20战略运输机虽然能打,但数量还远远不够。
战术运输这块要是能推出运-30,正好和运-20形成高低搭配。
想想看,未来战场上,四发涡桨运输机负责前线穿梭,战略运输机搞跨洲际投送,这画面才叫带劲。
回头再琢磨哈萨克斯坦这六架运输机的买卖,算是给中国军工企业打了个活广告。
用实惠价格敲开市场,用可靠性能留住客户,这种务实打法比啥宣传都管用。
哪天要是把运-30也推到国际市场上,指不定就能复刻当年C-130的销售神话。
毕竟这年头地主家也没余粮,谁家买装备不得掂量着预算来?
华林优配-股票配资公司官网-最大的线上实盘配资平台-专业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