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父亲,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。
他不像别人的父亲那样,总能说出一些成体系的、闪闪发光的人生道理。他一辈子,都在跟各种冰冷的机器和精准的图纸打交道,语言,似乎是他最不擅长使用的工具。
他传授给我的,不是什么警世名言。而是一句,我曾在盛怒之下,认为是最“扫兴”、最“不近人情”的,一句问话。
那年我上大学,意气风发,和一个同学搭档,负责一场很重要的晚会。结果,在活动前两天,那个同学因为一个极其低级的失误,导致我们最重要的场地和设备,都出了大问题。
我气得浑身发抖。
我感觉被背叛、被辜负,我所有的努力,都被他的愚蠢所摧毁。我立刻给他打了电话,在电话里,用我所能想到的、最尖锐、最充满火药味的语言,痛斥了他十几分钟。
挂了电话,我依然怒不可遏。我拨通了家里的电话,向我父亲,这个我唯一的听众,开始滔滔不绝地,控诉我队友的“罪行”,渲染我的“委屈”和“愤怒”。我期待的,是他的同仇敌忾,是他对我“干得漂亮,就该这样骂”的肯定。
展开剩余71%我在电话这头,慷慨激昂,口干舌燥。而他,在电话那头,始终,一言不发。
在我所有的情绪弹药都倾泻完毕之后,电话里,是一段漫长的、几乎让我尴尬的沉默。
然后,我父亲,用他那惯有的、不带任何情绪的、像在检查机器零件一样的平静语调,问了我一句:
“嗯。那么,你现在做这件事,‘目的’是什么?”
我愣住了。
我下意识地回答:“我的目的?我的目的,就是让他知道他错了!让他知道他有多离谱!”
父亲在那头,又沉默了几秒。然后,缓缓地说出了那段,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,成了我处理一切复杂问题的“万能扳手”的话。
他说:“人一辈子,要处理很多又气又急的事。脑子一热,就容易把‘情绪’,当成了‘目的’。”
“你想‘出口气’,让他难受,这是情绪。你想‘把事情办成’,让晚会顺利进行,这才是目的。”
“你先想清楚,你到底要哪个。如果要前者,那你继续骂,肯定能吵痛-快。如果要后者,那你就得先把‘生气’这件事,从脑子里请出去。然后,心平气和地,去跟他商量,现在,我们第一步做什么,第二步做什么,去补救。”
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被瞬间卸掉了所有武器的、赤身裸体的士兵。他没有教我任何技巧,他只是,强行地,把我的“情绪”和我真正的“目的”,给活生生地,剥离了开来。
这句朴素得像从车间里捞出来的话,在此后,成了我人生的“压舱石”。
当我面对一个蛮不讲理的客户,感觉被羞辱,怒火中烧时,我会在心里,问自己一遍:我的“目的”是什么?是跟他吵赢一架,证明他是个混蛋(情绪)?还是,拿下这个合同,完成我的业绩(目的)?想清楚之后,我便能瞬间收起所有的敌意,心平气和地,开始思考如何“解决问题”。
当我和最亲密的伴侣,因为误会而激烈争吵时,我会在情绪上头的瞬间,把自己“拔”出来,问自己:我的“目的”是什么?是“赢”得这场争吵,证明是“她错了”(情绪)?还是,“澄清”这次误会,并最终“修复”我们的关系(目的)?想清楚之后,我便能放下所有伤人的话,开始尝试去“沟通”。
当我因为一个艰巨的任务而感到焦虑、恐惧、想要逃避时,我也会问自己:我的“目的”是什么?是“沉浸”在焦虑里,以此来“保护”自己免于行动的失败(情绪)?还是,“完成”这个任务,让自己得到成长(目的)?想清楚之后,我便能把对“焦虑”的关注,转移到对“如何将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”的思考上来。
他教会我,真正的强大,不是没有情绪。
而是在情绪的滔天巨浪里,依然能稳稳地、死死地,掌住自己那个名为“目的”的舵。
情绪是风暴,但目的,是那座永远不会移动的灯塔。
一个成熟的人,不是压抑情绪,而是能“穿越”情绪,去精准地,拥抱自己的目的。
我父亲一生,从未教我如何成功,也未教我如何言辞漂亮。
他只是,在我每一次被情绪冲昏头脑、即将让人生这艘船偏离航向的时候,像一个冷静的、沉默的工程师,递给我一把尺子,让我自己去量一-量,我的“情绪”和我的“目的”之间,那段最关键的、决定成败的距离。
他没给我留下任何有形的财富。
但他给我安装了一个,能让我应对人生所有混乱和风暴的、最稳定的“内在操作系统”。
我想,这就是一个沉默的父亲,所能给予儿子的、最深刻如海的爱。
发布于:江苏省华林优配-股票配资公司官网-最大的线上实盘配资平台-专业在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